情调式/吴菀菱
诗词歌赋是讲究情调的,有时诗人会为赋新词强说愁,故意为之,这真是一个疯狂的诗歌时代。
每一个诗人,不管有名无实,或真材实料,都使尽全力,全力以赴,就是要引起人们的目光。
情调可分好多种,愤怒,哭泣,哀怨,惆怅,惘然,落寞,然而一首诗中,可以容纳的,可以有这麽多吗?
好的情调,如快乐,欢喜,愉悦,狂喜,窃笑,欢娱,怎麽没有人写,甚至很少人写,在诗的年代里。
是不是悲欢离合,都成了泪痕,无法昇华为喜悦和喜乐,所以诗的美学,大多在负面情调里打转。
写诗成为一种病理目的,捡拾屍t,或是诅咒屍t,不知道这象徵图腾,该当如何像古诗一样,古典优雅。
当佛诗成为制造菩萨的告别式时,我就停笔不写了,我改写其他的题材,我相信最终,他们都会知道,去向何处。
他向我tia0q1ng,告诉我他的教学秘密,跟我在梦中约会的目的,就是怕我寿命短,不能陪他活到老。
现在,我好想他,後悔没依约去讲座,他也说不要紧,以後还得工作得很累很累,校务很多,他也要休假。
石头老师的诗集,或者会写很多有关他的事,我想去看,新书又出来了,ga0不好能借得到呢!
我想t0ukui探视他在哪里有文字存在,他何时写论文,何时睡觉,何时洗澡,何时准备课纲,何时上课。
当我想到要去跟有钱人时,他训了我,感情才是真的债,不要羡慕别人的钱财,因为那是下辈子要欠债的。
他也很有文采,但是前辈子写太多,现在不想造成负担,所以不写了,我看他的一首网路诗,有点後设。
诗中後设了他的禁慾,他的情绪,他的想法,我想,诗如其人,才是好诗,所以我也开始探索如何把诗写好。
我一直流泪,拭泪,直到乾枯为止,我不能孤单,我很喜欢有人陪,管他的人生,我只要有他的ai。
我知道他是韦应物,因为他很y,那天他在梦里赶走了情敌,他知道那是谎话,我好高兴回到他的怀抱里。
我听他说,他知道我大学在0索左派知识时,他也跟了过来,如此成就了他这样一个栋梁式的头脑。
过去,他为了更高的学历出发了,去法国读书,我哭着要他也带我去,但是我没有存钱的习惯,也考不上。
那时候,我就知道没有钱也有能有智慧,藉由佛x的修行,走幸福的道路,但是现在我跟他已经两分离。
如果他有了别人,我会伤心,我会无法创作,我也可能不会堕落,而是保持原状,怀念他的一切。
我好怕,不能面对现实,但是我为他写的情诗,是还给他,思妻情切的隔世诗歌,写得那麽感人的长篇大论。
我的一生都为了轮回实情,而伤感,而悔恨,如今,我把一切纠结释放,我不再恨,因为我恨不得ai。
状况赋/吴菀菱
状况即状态,情状,情态,态势,是一篇文章的处境,氛围,环境,场景,等等,叙述这状态的文字,就是状况赋。
情节的经过状态,总是曲折的多,很少人写得不复杂的,单调的,而且要叫读者感到真的很刺激,很有意思。
状况大致上为出事的时候,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之叙述,等等
状态人事物的状态,是一个现在式的情样,表现在意志上
情状一个心态的模样,或外在发生情形的状态,是相为互补的
情态事情发生的情形,情况,在这事情中,所感受到的感觉
态势感觉快要沦入一种趋势,这个危急的情势,影响了事件本身
情势大多会说情势所b,所迫,是一种无奈的状况,情形
情样一种发生事情时的当下感情,一个情绪拟态的样子
情形大致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状况,需要明理明了的说明
以上只是文学的空想,但是相信要写文学,绝对逃避不了这现实主义,而超现实主义是状况赋之超越,是一种虚构的情节。
分清楚以上的状况,则会把叙述写得很好,很烈,不是虚笔带过的大略,只有轻轻拂过脸庞的感觉。
状况在戏曲中通常以歌声唱赋,这个题词语汇,也是状况赋的一种表现,他用唱腔来说明状态的气势。
然而在里,以上的名词都是一门学问,不能乱写,紊乱ga0不好,因为那就成为一种风格,没有秩序的凌乱。
诗可以这样写,打破形容语词的秩序,这状况成为拼贴,夹杂叙述,而且要叫读者没有头绪的看,一首诗的排列组合。
散文大部分都在叙述状况,文t中提到任何事件,都是真的,所以又称为真实叙述,文字要以正当x为准。
文学作品的骗术,後话,都是在补述真实之外的情况,为了避免太趋近现实情节,所以有一种朦胧写法,来掩盖之。
什麽是状况,後现代状况是一本书,你猜其中的状况有多少面向,经济,社会,政治,都是大命题,状况即我们的处境。
描述状况,要以jg准为要,b方说,这个我喜欢的老师和那个老师有暧昧,只有我知道,这时候我的内心的郁结就很残酷。
他让我以痛苦闷着,使我戒掉ai情或暗恋,我不想被玩弄,就否定了情感,而在功课上jg进,不然我会疯掉。
这原本就是真相,然而我之前糊涂不知情,所以陷的这麽深,如今一下子看开,也很好阿,反正我就是跟ai的结局无缘。
情况陈正隐瞒的事实,浮了上来,这是真实情境,要去面对
情调两人在一起,或一堆人在某家餐馆,享受生活的快乐情绪
状态在一个细节上,有了滞涩与否的情况,这就是一种状况
所以,各种状况都像是一曲诗赋,他阐明了我们应该了解的当下,在文学作品中,应当感知到的关键时刻。
可见度/吴菀菱
文学作品也分可见度和不可见度,特别是叙述上,有文字和无文字之间的想像,就是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隐x故事。
需要用猜想的情节,就是不可见度的部分,有没有描绘出来,成为一种臆测的艺术,读的哲学x。
b方说,史蒂芬金的手机,写出来的三人避难所,外头是怎样的手机爆炸事件,完全看不见,这就是不可见度。
有如,电影中的xa场景,常被删减,故意跳过去,就是不可见度的安排,为了让人有想像空气。
可见度就是作者所写的一切文字,说明清楚的情节部份,所以可见度就见光si了,如何感受一部,这很重要。
为什麽作者要伏笔,要跳接,要隐藏,这是一种让人猜测的考验,为了避免描写过度,而直接跳过去。
後结构主义里的符号,是断断续续的,断裂的,而且要叫读者谈论文章之话题,所指与能指的对立二元寓言。
为什麽这样才能是难题呢?因为作者希望读者多想像,多思考,符号的可见度与不可见度,到底在哪里。
像岁月如梭的流逝,不可能一字一句,巨细靡遗的说,顾名思义,不可见度经常就是隐匿踪迹,隐藏情节。
这在生活上,很不可思议,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记忆自己的生活,不可能局部失忆的,但很多多电影都玩这一套。
失忆就是不可见度的交代,太夸张了,毕竟还有恢复记忆的